期刊简介

  《药物与人》(月刊)创刊于1988年,由北京药学会主办。是药学知识刊物。旨在普及药学知识,保护人民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。获奖情况:北京市科技期刊质量奖。

  《药物与人》由国内著名的健康科普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担纲首席健康顾问,并集合国内众多一流的专家队伍,以自己的视角,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构筑以知识性、实用性、指导性、权威性于一体的健康科普读物!杂志是一本以关爱家庭健康、倡导科学用药、推行简便易行的健康管理为办刊主导思想,为广大读者提供健康知识、传播健康理念,促进大众健康为办刊宗旨的家庭健康类杂志,更是一本值得读者收藏的极具实用价值的杂志!

     

点击详情 >

主管单位: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

主办单位: 北京药学会

出版部门: 《药物与人杂志》编辑部
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1002-3763
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11-2233/R

邮发代号: 82-624

出版周期 月刊

创刊时间 1988

出版地区 北京

出版地区 北京

订购价格 408.00

杂志荣誉 北京市科技期刊质量奖
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
首页>药物与人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药物与人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
  • 主办单位:北京药学会
  • 国际刊号:1002-3763
  • 国内刊号:11-2233/R
  • 出版周期:月刊
期刊荣誉:北京市科技期刊质量奖期刊收录:知网收录(中)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维普收录(中)
药物与人杂志2016年第8期文章
  • 张籍与莲

    张籍(766~830),字文昌,唐代诗人.其在《相和歌辞·采莲曲》中写道:“秋江岸边莲子多,采莲女儿凭船歌.”诗中莲子即莲米.青房即莲房.绿茎即莲杆.藕即莲藕.芙蓉即荷花.莲可谓一身是宝.莲子,又名莲米、莲实、莲肉,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莲的成熟种仁,中心部包裹着绿色胚芽,俗称莲心,八九月间采收成熟莲房,取出果实,去皮心,晒干备用.......

    作者:胡献国 刊期: 2016- 08

  • 少怄气,多长寿

    近来看到两则新闻,很能引人深思.一则是《新民晚报》上的一篇题为《115岁长寿老人:别跟人怄气活过他们就是了》的新闻:生于1900年的广西柳州老人李英,今年已115岁.如今老人不仅记得家里每一个人,打麻将还总能赢钱.老人家族拥有长寿基因,但心情好也是一方面.她还总劝晚辈不要跟人怄气,“当年那些恶狠狠的人,都死在我前面了”.......

    作者:思伟 刊期: 2016- 08

  • 中年朋友,别把激情和爱等同起来

    男女双方结婚后,随着共同生活时间的越来越长,几乎所有的夫妻都会面临激情消退的苦恼.望着枕边人,感觉就像“左手摸右手”,全无当初的渴望和甜蜜,甚至让人怀疑:“爱情是不是已经消亡了?”其实,激情消退期内,爱情只是转移为另一个形式,并未真正“死亡”.如果预先做好婚姻的“风险防范”,完全可以减少和避免这一时期高发的婚姻不和谐行为甚至感情“出轨”.......

    作者:董芳 刊期: 2016- 08

  • 像倪萍那样从容地老去

    倪萍今年57岁.素面朝天走在街头的倪萍,朴实,端庄,沉静,平和.却没想到被当街卖菜的小贩一眼认出,随即一把拉住,热泪奔涌地问她是不是日子过得不好?要不为何这么显老?她笑答,没有啊,我过得很好啊!她真的过得很好.虽然一度有过情感的失落,但走过坎坷的她终收获了一份甜蜜的爱情.虽历经人生的风雨,她却一直如挺拔的白杨一样,笔直向上,积极进取.那份坚毅,绝不输给男人.......

    作者:李素珍 刊期: 2016- 08

  • 退休老人乐做单车诗人以诗歌记载人生春秋用单车丈量生命价值

    “人人都会有梦想,往往还不止一个.你想,高中一年级文化,居然还想写什么诗文,出什么书,够梦想吧?古稀之年的老头,居然还一个人一边踏着自行车一边创作骑到西藏,够实现梦想吧?”这段话是家住镇江大市口街道弥陀寺巷社区卜积祥老人的自白.尽管年岁已高,卜积祥老人目前还从事社区诗词小屋的教辅、宣传工作.擅长将见闻感想以白话、文言形式表现出来,先后创作出诗文选集《铁马秋风》和《铁马秋声》.......

    作者:志远 刊期: 2016- 08

  • 护肤品“毒素”伤您没商量

    因护肤品灼伤皮肤的人不少五一小长假时,陈女士发现脸上长了一些色斑,于是上街挑选美白祛斑类的护肤品.在一家化妆品量贩里,她看到一套包含爽肤水、润肤霜、面膜的护肤品套装,产品声称能够“美白祛斑、保湿、抗皱”,而总价只有200多元.......

    作者:张继东 刊期: 2016- 08

  • 你点燃生命里的蜡烛了吗?

    我曾经拜访一位老者.攀谈时,我询问她是否收到过珍贵礼物.她的眼睛为之一亮,娓娓道来:在那个没有电灯的年代,家家都用洋油灯,蜡烛是很珍贵的东西.某日城里的表姐来她家,送给她一支笔直的白色的蜡烛.她很喜欢,像收藏宝贝一样把蜡烛用一块布包好,然后放在柜子里.她一直舍不得使用,总想在一个特殊的日子点燃那根蜡烛.可是她挑来选去,觉得没有哪个日子可以让她取出蜡烛.......

    作者:杨晔 刊期: 2016- 08

  • “黄昏散”来袭:如何面对老年婚姻危机?(上)

    现象:“黄昏散”并非个案3年前,老李在武汉工作的女儿即将生孩子,需要人照顾.老李的老伴当时已退休两年多,在家没事干闲得慌,就扔下他去了武汉.从那时起,老李跟老伴就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,同事们偶尔跟他开玩笑,说他是空巢老人.好在那时他还是一个县局级机关的领导干部,成天忙忙碌碌,对晚上回家后的孤灯只影并不在意.......

    作者:许圣义;李荣兰 刊期: 2016- 08

  • 家有潮妈乐趣多

    老妈是个退休教师,六十多岁的人了,不仅穿着打扮洋气时尚,还对一些新潮新鲜的事儿学得特别快,是个十足“潮人”.因上班的地方离家远,我跟父母交流感情,主要靠手机和QQ.有一段时间,我工作很忙,半个月都没回一次家看望父母.几次,老妈打来电话,我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加班,匆匆忙忙说了几句话就把电话给挂了.一天上班路上,“女孩子要对自己好点,别让自己太累,想吃什么就买,不要舍不得花钱”,忽然一条微信飞来,以为是......

    作者:钟芳 刊期: 2016- 08

  • 预防老年痴呆多管齐下效果好

    刚说过的话转身就忘;出门忘记带钥匙;到银行取钱忘了密码;急急忙忙地到一个房间又忘记去做什么;记不起几小时前刚吃过的饭菜;遇见老朋友或亲人却叫不出名字……生活中,你身边的朋友或长辈是否经常有这些经历?如果有,可别以为仅仅是“老糊涂”,这很可能是老年痴呆症的早期征兆.......

    作者:钱琦 刊期: 2016- 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