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简介
《药物与人》(月刊)创刊于1988年,由北京药学会主办。是药学知识刊物。旨在普及药学知识,保护人民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。获奖情况:北京市科技期刊质量奖。
《药物与人》由国内著名的健康科普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担纲首席健康顾问,并集合国内众多一流的专家队伍,以自己的视角,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构筑以知识性、实用性、指导性、权威性于一体的健康科普读物!杂志是一本以关爱家庭健康、倡导科学用药、推行简便易行的健康管理为办刊主导思想,为广大读者提供健康知识、传播健康理念,促进大众健康为办刊宗旨的家庭健康类杂志,更是一本值得读者收藏的极具实用价值的杂志!
主管单位: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
主办单位: 北京药学会
出版部门: 《药物与人杂志》编辑部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1002-3763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11-2233/R
邮发代号: 82-624
出版周期 月刊
创刊时间 1988
出版地区 北京
出版地区 北京
订购价格 408.00
杂志荣誉 北京市科技期刊质量奖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
- 杂志名称:药物与人杂志
- 主管单位: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
- 主办单位:北京药学会
- 国际刊号:1002-3763
- 国内刊号:11-2233/R
- 出版周期:月刊
-
降压,好选用长效药(下)
个别患者药效不能保持24小时怎么办?在一般情况下,每日服用1次长效降压药就可以维持24小时的降压效果,但有的人服用了长效降压药却不能维持24小时持续降压的效果,降压时效只有17~19个小时.其原因有三,一是降压药本身的药效差异.二是病人机体的差异.三是服药时间的差异.遇此情况时,首先要作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,了解病人血压在24小时中的动态变化,调整服用长效降压药的时间.如病人血压峰值在上午8时至晚......
作者:常怡勇 刊期: 2011- 11
-
哪些糖尿病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?
随着人们生活方式、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,以及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,糖尿病发病率飞速增长.新统计资料显示,我国20岁以上成人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.7%,现症患者逾9200万.......
作者:王建华 刊期: 2011- 11
-
注意不同药物的服用时间
薛师傅服用降糖药快满1年了,空腹血糖控制得还不错,可餐后血糖值老是居高不下.医生仔细地询问了他的服药情况,原来他为了方便,将优降糖与拜糖平两种药在饭前半小时一起服用了.后来经过用药时间的调整,薛师傅的餐后血糖值终于回落到正常范围.......
作者:董绍军 刊期: 2011- 11
-
别让药物副作用给吓住
药物具有副作用,这是个基本常识.在一些常用药中也有容易引起胃部不舒服、皮肤过敏、发疹以及便秘等副作用.服用了催眠药或精神安定剂等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.此处,服用了降血压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后,一旦停服反而会使病情加重.服用某些特殊药物,应密切观察病情疗效,如服用毛地黄需测量心率变化,以防中毒.......
作者:张正修 刊期: 2011- 11
-
不可不知的抗菌药使用误区
自从青霉素问世以来,抗菌药物的品种不断更新、数量不断增加,在临床预防和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.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,滥用现象也不断发生.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显示,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滥用抗菌药物为严重的国家之一.防止日益严重的滥用抗菌药物现象的继续蔓延,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,不仅需要政府部门、医疗机构的努力,还需要普通群众提高自我对抗菌药物的认识,才能使滥用现象得......
作者:张继东 刊期: 2011- 11
-
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?
新闻背景看过《隔夜菜放冰箱24小时,亚硝酸盐含量全部严重超标》一文的人,都不难得出一个观点:隔夜菜不能吃.但隔夜莱真的不能吃吗?莱肴只要隔夜,亚硝酸盐含量就会严重超标吗?笔者经过探究发现,所谓的“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”,其实是对国家标准的曲解.就此问题,笔者特地邀请业内人士进行了探讨.......
作者:莹文 刊期: 2011- 11
-
吃海鲜,有章法
盲目贪“鲜”不可取不少人特别喜欢吃海鲜,为了吃出海鲜原汁原味的“鲜”,他们认为生吃海鲜是好的办法.“醉蟹、生海胆、酱油腌八爪鱼、生蚝……各种海鲜全都是生吃,或是蘸芥末或是蘸酱油,图的就是吃出海鲜的鲜味.“彭先生说,平时他只是偶尔吃些海鲜刺身,近一次聚会,朋友点了一桌全都是生吃的海鲜.这样生吃海鲜是挺过瘾的,比如生蚝浇上一点柠檬汁、番茄酱,一口吃进嘴里,顿时觉得鲜味与酸甜味道完美搭配.那次吃饭,他光......
作者:吕斌 刊期: 2011- 11
-
秋冬之交,吃“苦”好还是吃“辣”好?
我国传统的保健养生观点认为:秋冬之交,养生重在养心,应“多吃苦”,即多吃一些有苦味的果蔬.但也有一些保健专家提出,秋冬“多吃苦”并非养生妙法,建议应“省苦增辛”.专家认为,“多吃苦”还是“多吃辣”,孰对孰错不能一概而论,应视个体辨证而定.比如,秋季在高温酷热室外工作的人群,可适当“多吃苦”,以清热泻火祛暑湿;而长时间待在办公室空调环境下少出汗者,饮食上适当“增辛”,即吃辣,或有助行气养阳.......
作者:一鸣 刊期: 2011- 11
-
肠润茶不宜经常饮用
肠润茶中番泻叶是关键在对市场的调查中,一款肠润茶的包装上清楚地写着成份:绿茶、土茯苓、沙参、淮山药、番泻叶、草决明.营养专家马力平教授表示,这些成分中能缓解便秘的药物主要是番泻叶和草决明两样.......
作者:东波 刊期: 2011- 11
-
揭秘“专家门诊”不为人知的猫腻
所谓“专家”名不副实所谓“专家”至今国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,它不等于教授、副教授等技术称谓,也不等于硕士、博士等学历资格.因此,“专家”只能是一个民间对有专业特长人士的一个尊称.一般认为,专家应当是专门从事某项工作和研究并颇有造诣的人士!医学专家当然应当是对某些疾病有治疗专长的专业人士.专家本该是稀缺的,但如今在一些医院,“专家”一点都不少.一些医院为了吸引患者把本身不具备专家资历的医生却包装成......
作者:常怡勇 刊期: 2011- 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