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简介
《药物与人》(月刊)创刊于1988年,由北京药学会主办。是药学知识刊物。旨在普及药学知识,保护人民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。获奖情况:北京市科技期刊质量奖。
《药物与人》由国内著名的健康科普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担纲首席健康顾问,并集合国内众多一流的专家队伍,以自己的视角,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构筑以知识性、实用性、指导性、权威性于一体的健康科普读物!杂志是一本以关爱家庭健康、倡导科学用药、推行简便易行的健康管理为办刊主导思想,为广大读者提供健康知识、传播健康理念,促进大众健康为办刊宗旨的家庭健康类杂志,更是一本值得读者收藏的极具实用价值的杂志!
主管单位: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
主办单位: 北京药学会
出版部门: 《药物与人杂志》编辑部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1002-3763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11-2233/R
邮发代号: 82-624
出版周期 月刊
创刊时间 1988
出版地区 北京
出版地区 北京
订购价格 408.00
杂志荣誉 北京市科技期刊质量奖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
- 杂志名称:药物与人杂志
- 主管单位: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
- 主办单位:北京药学会
- 国际刊号:1002-3763
- 国内刊号:11-2233/R
- 出版周期:月刊
-
给婚姻开张幸福处方
我的婚姻生病了吗?坦白说,至少是一种“亚健康”状态.我和老公之间没有大的矛盾,更不存在谁变心的问题,可是家里的气氛就是不对.曾经甜甜蜜蜜的两个人,越来越无话可说,家里经常是冷冰冰的沉默.稍稍遇到一点问题,我们就开始争吵,争吵之后又是冷战.......
作者:马亚伟 刊期: 2015- 04
-
“痒”是婚姻的必经之路
“痒”的感觉来袭之时,夫妻双方可能都没有思想准备,突然就感到昔日深爱的爱人变得那么平庸琐碎,黯淡无光,甚至不可理喻.曾经柔情的目光,慢慢消失了.他曾是她的王子,她曾是他的女神,可是如今,他们视对方为空气.她买了一件新衣服,想让他评价一下,他头也不抬随口就说:“好看!”他给她讲工作竞争激烈,压力大,她握着遥控器“嗯、啊”地敷衍.有时候想想,他们有太久没有真正交流过了,很多话懒得说,两个人近在咫尺,心......
作者:马亚伟 刊期: 2015- 04
-
唠叨:老年人的需求信息
不惑之年的我,上有老来下有小,在老和小之间,我偏向于老,因小的来日方长,老的则人生路越走越短,所以我总尽可能在为老人着想,让他们安度晚年.但开始时,我的尊老之举并没有令父母满意,经观察发现,是由于“供需矛盾”,即父母需要的没给予,给予的父母没需要.后来从心理学中得知,老年的许多需求往往通过唠叨形式反映出来,即通过唠叨可掌握老人需求信息.以理论为指导,我便耐心倾听父母的唠叨,从唠叨声中获取父母需要信......
作者:陶绍教 刊期: 2015- 04
-
如何预防老年痴呆
......
作者:王晓东 刊期: 2015- 04
-
简单的增寿高招
......
作者:王晓东 刊期: 2015- 04
-
沉溺网络增添的新毛病
现代生活中,“蚁族”、“蜗居”等词语常在网络出现,这透露出了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.有调查报告显示.中国网民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,近九成的网名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身体疾病.90.9%网民认为自己身体素质下降;74.5%的网民因上网造成颈椎、腰椎疾病;对眼睛、视力造成影响的占68.2%;导致失眠的网友占46.8%;有胃痛、食欲不振的网友占23.9%……门诊统计资料显示,网民就医常见的疾病是颈椎、腰椎疾病、......
作者:张正修 刊期: 2015- 04
-
健身兴起组合风
春暖花开之季,正是户外锻炼的好时机,也是各类运动伤害的高发季.不合理的锻炼不仅达不到健身目的,反而可能引发疾病,适得其反.眼下,在各地广场等场地上,不少市民将瑜伽式不扰民广场舞、拉伸操、北欧健步走、中医穴位保健等进行合理组合,掀起一股养生健身热潮.......
作者:李艳鸣 刊期: 2015- 04
-
健身跑步,要防足底筋膜炎
跑步时,每前进一英里(约1600米),脚跟就要着地1500次,而脚步总共受力高达60吨!”统计资料显示,10%的人一生中曾遭受过足跟痛,“足底筋膜炎”便是足跟痛常见的原因.足底筋膜起于足跟止于前足底,形成足弓的“弦”部,在维持正常行走步态和负重中起着重要作用.足底筋膜炎是指足底部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.长跑、跳跃及长期持续站立等使足底前部负重增加,致使足底筋膜因过度活动,牵拉,挤压而引起筋膜缺血等都......
作者:姿含 刊期: 2015- 04
-
跑步下山不可取
登山既能锻炼身体、呼吸新鲜空气,又可以舒畅身心、缓解压力,可谓一举多得.但在登山时,一些错误的做法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.在登山路上,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年轻人在爬到山顶休息后,一口气地跑下山去,认为这样跑得快,锻炼身体的强度加大了,效果也会越好.而事实上,这是一种误区.......
作者:严巍 刊期: 2015- 04
动态资讯
- 1 天然抗生素——蒲公英
- 2 身轻如燕活大寿
- 3 医生集团助力多元化医疗健康服务
- 4 老人莫做“低头族”
- 5 十四县医如何落实分级诊疗
- 6 中年人尤要防急性胰腺炎
- 7 孩子指甲上有白点是怎么回事呢?
- 8 百家争鸣|所有“养生”都是徒劳的?
- 9 糖尿病+脂肪肝:一对如影随形的坏兄弟
- 10 老人疼痛多关心适度好
- 11 用好加湿器 润燥少生病
- 12 改善咽喉肿痛的刮痧方法
- 13 秦天:快乐总在前方
- 14 臀部疼痛惹人烦久坐不动是祸端
- 15 癌症的六大预警信号
- 16 天伦之乐心里甜含饴弄孙常心烦
- 17 健康快乐过大年之——宝宝过年细节多注意
- 18 疲劳综合征,“缠”上现代人
- 19 下消化道出血病因知多少
- 20 异物卡喉怎么办?